去年十月底,我在blog上發表了一篇日誌「無心傷害」,
內容寫的是我小時候因為老師的粗心及我的童言童語,
不小心刺傷了我爸爸的自尊。
當時就有許多格友發表回應,與我分享許多想法及類似的經驗。
後來十二月中旬,有位代課老師看到了這篇文章,
想把它列印下來給小朋友看,當做是課外教材,
便在留言版上留言徵求我的同意,
我回答他:「想完整列印下來給小朋友看是可以的,
不過小孩子看了之後會有什麼反應要告訴我哦,我還挺期待的。」
這件事就這麼擱著,直到今年的元旦,我在blog上收到了這位老師給我的訊息,
他將一些國小四年級學生的回應整理給我,如下:
1 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忘記我對他們的傷害..比如我在阿嘉的滷蛋上面舔過一次,那顆蛋就變成我的了..
2 我會原諒媽媽的無心之過,因為媽媽為了讓我們念書每天加班..媽媽我愛您
3 對不起.阿嬤,我不會再去隔壁放鞭炮燒衣服了..但是我會慢慢懂事
4 老師,請原諒我的無心傷害,我不是故意要把你的咖啡ㄑㄧㄚ倒,我沒有故意要耍脾氣,請老師原諒我。
5 如果什麼都要說對不起,那我會覺得很不好意思說..但是會讓對方不會生氣
6 我不是故意要脫小@褲子的..我也不知道他那天沒穿內褲,對不起,我是無心的
7 以後我不會再說老師是光頭了..我不是故意的..祝老師新年頭髮很多毛..不要感冒
8 我跟大家一樣都會常常犯無心之過,我真的是沒有故意去傷害誰,因為我相信我很善良
9 我不是故意要讓媽媽沒面子,是我真的不想跑步,我不知道媽媽會很難過
10 我會跟別人說對不起,因為角度不同,看的方向的不同
這些小朋友的回應真的都很直接、很可愛,
也算是我新年收到的禮物~~
除了學生之外,還有來自家長的感性回應:
每個月看到孩子帶著老師的學習單回來,都讓我不知所措,
學習單的題目讓我跌進了時光隧道...
今天和孩子互動時,看到了老師在學習單上註記了密密麻麻的心得要項,
讓自己回想到以前小時候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回憶呢...
我是單親家庭的小孩,父親吃喝玩樂敗光了家產,我跟母親因此離開了家庭。
母親賣竹筍拉拔我長大,因為我是獨生女,所以更告訴自己不能讓人家瞧不起。
所以以前讀專校時,有次我告訴媽媽:我要自己搬出去住,我會打工養活自己。
當媽媽的哪有可能讓孩子在外吃苦呢?
在我們母女各有各的堅持下,媽媽打了我一巴掌...
我也負氣離開家裡,從那時開始到後來畢業、結婚工作到現在有了孩子
和媽媽的關係仍不是很親密
那天,孩子拿著這張學習單回來,看完老師提供的一篇文章...
十年過去了,我也終於提起勇氣在電話中向老人家道歉,她說根本忘記這件事情了。
媽媽告訴我:「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恩。」
電話這頭的我聽了感動落淚...
我在想,當孩子在學習的路上若能一直有這樣的感動,那該有多好...
○○○女士
看了這篇回應,真的很讓人感動。
其實大人的心也像個孩子一樣,易感又脆弱,
只是自己以前不懂,總以為大人都很堅強,其實不是這樣的。
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回應,結錄如下:
「無心傷害」的故事來自●老師的朋友,一個真實的故事。
身為教育工作者,處在動盪的當下,我們能否共同把這樣的傷害減到最低?
教育別人的我們是否也能檢討自己在言語當中拿捏恰當嗎?身教適宜嗎?
孩子成長得快,超乎了我們的想像,
五光十色的環境裡,造成的傷害或許會更大,這是顯而易見的問題,但是往往被人視而不見。
我們常說: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。」
那麼我們在說話之前是否能有智慧一些、婉轉一些呢?
一條魚能讓一位失業的父親感到難堪,這轉折的確讓老師成了無心傷害的加害者,
但是誰都不願意擔下這罪名,也都不願意成為受害者。
親愛的家長、敬愛的團隊夥伴們,每個人都有待人處事的獨特之處,
讓我們互相尊重敬愛,一起努力,共勉之。
很感謝這篇文章能獲得這麼多陌生人的回應,
也看到了這些老師對教育的投入與用心。
但我還是要說明一下,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小學三四年級,
當時的導師對我們的課業及家庭,都相當關心,
這件事情完全就是個誤會,所以我也從來沒有怨過她。
我永遠都會記得,當我們要升上五年級、學校要更換導師時,
這位帶了我們兩年的老師,在我們面前不捨的哭了起來。
她是發自內心愛我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