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爸爸是個很節儉的人,對於任何物資都十分的愛惜,
所以雖然小時候家裡的環境不算太好,但在爸爸用心的操持家計之下,
我們這些孩子其實也沒缺過什麼,外在衣著上也從沒破爛過,仍是相當得體。
當時的社會普遍有種觀念,若是家中有一個以上的孩子,
那新衣服肯定是為了老大而買,小的就只能撿老大不能穿的,
我父親自然也信奉這種觀念,
我當時雖小,但也開始知道錢不好賺、不能亂花的現實,
所以對於撿哥哥的衣服這件事,倒也沒有過什麼怨言,從未心生不滿。
有一年,爸爸看中了一件黑色的皮外套,他覺得很適合哥哥穿,
但一件要價一千元,在當時來說,並不便宜。
但爸爸心想,這件帥氣的皮外套,哥哥穿完,弟弟也可以穿,
雖然是貴了點,但孩子穿來開心又好看,
疼小孩的他,便在心底暗暗起誓:一定要將它買下來。
後來爸爸就拉著我去了店裡,向老闆殺價,老闆當然是不肯,
但爸爸卻沒灰心,笑笑的就走了;
隔沒幾天,我們這一老一小又出現在店裡,
爸爸一樣還是想買那件外套,
但除了殺價之外,他與老闆聊天的話題是一天比一天多了。
我爸爸很厲害,口才很好,很能聊,
他總是能找到對方有興趣的題材,
而且他說話時態度一定很好,面帶微笑,很有親和力,
所以老闆明知我爸爸是為了殺價而來,
卻也不忍心趕他走,一定會陪他聊一陣子。
當時我還很小,他們談話內容的細節我自然是不記得了,
但我印象中大抵是這樣的:
「這個是我兒子,老么,很乖,在學校功課很好.....
我年紀很大了,腳又出過車禍,還要工作養三個小孩,
想買好看的衣服給小孩穿,老闆能算便宜些嗎?」
想必老闆並不是鐵石心腸的人,在拒絕了我爸幾次之後,
還是點頭答應了。
我忘了最後的成交價是多少,但那個價格是讓我爸能笑得很開心接受的價格。
終於到了成交的那一天,我爸開心的帶著我及我哥去試穿,
看著哥哥穿著合身的外套,我爸很高興的一直在旁邊稱讚,
還順便挑了條皮帶要給我哥當新年的新衣服。
由於小孩子腰身細,所以皮帶一定都要再多打幾個洞才能用,
正當老闆要把皮帶拿去打洞時,我瞄了一下價格,八百元。
任何皮帶若是打了洞,就不能退了,
我急著跟爸爸說:「爸!那條皮帶要八百元耶!」
爸爸聽了後,以為我在胡言亂語,便回我:「小孩子不要亂講話~」
我不顧他的斥責,還是很堅持的說:「那真的要八百耶!」
他這才慌張的把皮帶追回來看,果真定價是八百元。
好在還沒打洞,不然之前殺價殺了那麼久,都白費工了~
前些天在家裡準備搬家的行李時,和哥哥聊起了這件事,他說他也還記得。
當年一條八百元的皮帶真的是很貴,或許是真皮做的吧?
這都要怪我爸眼光太好了,才會差點就買下了這條超貴的皮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