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
遺物整理商,顧名思義,就是替往生者處理遺物的行業,


這份工作的內容,不只是遺物的整理、運送及超度,


還包括了死者陳屍現場的清理。


 


作者吉田太一是日本創辦此行業的第一人,


本書是他工作四年來、經手過的四千件案件中,


挑選出四十六則案例集結成冊。


 


其中若依陳屍現場來看,可概分為「他殺」、「自殺」及「孤獨死」。


本書對於狐獨死有相當多篇幅的描述及周詳的定義。


所謂孤獨死,即是死者為單獨居住,不與他人往來,與外界隔絕,


因幾乎不與任何人聯絡,所以死亡發生時通常也就很難被人發現。


通常察覺時,多半已氣絕多日,屍臭味已對附近鄰居造成困擾,才會有人報警處理。


相較於日本,這樣的情況在台灣也相當多見。


 


孤獨死的死亡現場,據書中描述,除了惡臭難擋以外,


屍體還會伴隨著難以數計的蛆,


陳屍處也會留下相當清楚的「人形」;


若是隔了數月才被發現,


屍體會腐化到難以辨視、甚至滲透到木質地板裡,相當難清理。


 


一般印象中,孤獨死的當事人多半是老人,年齡多為七十歲以上,


但近年來孤獨死的年齡層有逐漸下滑的趨勢,


一些五、六十歲,還是壯年期的中年人案例明顯增加,


甚至連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也名列其中。


探究其原因,除了高齡化、少子化是主因之外,


社會冷漠也是禍首。


作者吉田太一在書中不只一次呼籲:


「如果你身邊有獨居的兄弟姐妹或是朋友,請多打電話給他們,關心他們的近況!


當然若是能約出來當面聊聊是更好;


要是對方怕不好意思、或是不願意讓人看見其生活的困苦,則可以約在外面吃飯。


總之,獨居者有個人可以傾聽,也會開心點,比較不那麼孤獨。」


掌握獨居者的狀況,不僅可以提早發現孤獨死,也可以減少自殺的發生。


 


作者在親身處理這些案例時,不僅可以從遺物來分析當事人的生活狀態,


還可以從與死者家屬的對話中,得到一些想法。


吉田太一在經手過那麼多工作後,對於「幸福」也有了不同的見解:


「有人認為有好的物質生活,就是幸福,


但是一個人住在偌大的房子裡,一年內都沒任何人來拜訪,也沒人來關心,


這樣還算是幸福嗎?」


 


有錢,真的不一定就能買到幸福。


 


當我們身處在幸福的生活中,並有能力去給予時,


別忘了,也將幸福分給需要的人一些,


一點點的小幸福,累積起來,也會是大大的幸福。


 


 


延伸閱讀:


作者吉田太一的部落格


內文試閱 「第四話 不可告人的性愛怪癖


     「第五話 不可思議的委託人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