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器老舊就要汰換零件,才能繼續維持運作。
人的身體也是。
母親這次要維修的部位是__眼睛。
最近媽媽開始嚷著視線看不清楚,後來去診所檢查,醫生說是白內障。
母親回來後宣布,自己即將要去「割眼睛」了。
「割眼睛」是鄉下人直白的說法,意思就是眼睛需要開刀動手術,這說法十分生動貼切。
媽媽說,附近街上好多老人眼睛都割過。
至於她是如何分辨的?
她說,只要看到老人大白天戴著墨鏡外出便是。
她還露出喜色的說,開完刀之後眼睛會變亮,會看得更清楚。
看她說得絲毫不見恐懼,語氣還流露出期待之意,這讓我鬆了很大一口氣,
至少我不用費口舌勸她就醫,她是自願的。
回顧這幾年她就醫動刀的紀錄,她的表現總是出乎意料的好。
前幾年有次她吃魚疑似吞下魚刺,我陪她去榮總掛急診,
醫生說要插入內視鏡檢查,便將她帶去另一間診間,我只能在門口等候。
等待的期間,我不停的想著母親會不會因此受苦,很怕她無法忍受。
所幸她出來後雖然還是不安,但對檢查這件事倒是沒有抱怨。
最近一次的開刀則是她左小腿骨折,當時她因為有高血壓無法全身麻醉,
她被推入開刀房前我實在不知要如何安慰她 (因為我自己過去左手骨折開刀的經驗是全身麻醉),
但她開完刀後,也不見她對我說開刀有多恐怖等語,這點也讓我十分佩服。
這次母親的白內障手術被安排在中秋節之前,手術當天我和哥哥請假陪她就醫,
我們坐在車上,雖是要去開刀,但氣氛並不凝重,好似家庭出遊一般平常。
到了診所,走道上滿滿的病患,幾乎都是老人。
原本母親是去另一家診所檢查,但哥哥及大嫂不放心,便換成了比較有名的這家,
並把人工水晶體由健保支付改成自費,
哥哥說,畢竟眼睛是很重要的器官,寧可多花點錢用好一點的器材。
後來母親隨護士上二樓進行雷射手術,我和哥哥則在一樓等候。
等待的時間沒有太長,沒過多久,母親便由護士攙扶下樓,此時她左眼已包紮妥當,
之後護士交待一些術後的照顧方式,就讓我們回家,並約定好隔天回診。
母親手術的成果顯然還不錯,沒過幾天她已經外出趴趴走了。
看她外出時戴著墨鏡及大頂的遮陽帽,竟還透著貴氣,
不說她剛割完眼睛,這身裝扮倒像是出來渡假。
眼見她開心出門,卻帶著怒氣回家,問她怎麼了?
她說:「剛在街上遇到認識的人,她竟然問我要不要去她家撥豆子(註1)?
她眼睛是瞎了嗎?不知道我戴墨鏡就是剛割完眼睛哦?」
看到一個剛動完手術的白內障病人罵正常人是瞎子,也真是夠妙了。
註1:撥豆子是鄉下才有的家庭代工,就是把整梱的毛豆撥好的一種手工,辛苦又費時,能賺的又很少,
平常就很不贊成她做,手術完更是嚴格禁止,因為撥豆子會引來很多蒼蠅,怕她的眼睛會被細菌感染。